时间:2021-12-03 11:03:09 浏览:0 来源:创始人
1、加减小白附子天麻汤治疗双睑下垂症三例报告[J]。
2、重症肌无力上睑退缩病例报告[J]。
3、腱膜缺损的上睑下垂后路修复术[J]。
4、治疗后天性上睑下垂的A形手术[J]。
5、上睑下垂的改良式Blaskovie氏手术介绍[J]。
6、戴接触镜后上睑下垂[J]。
7、通过结膜分离和睑皮切口行上睑提肌缩短术治疗上睑下垂40例总结[J]。
8、汽枪子弹致眶尖综合征一例[J]。
9、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
10、上睑下垂手术矫正后并发的角膜炎[J]。
11、邱孝芝,郑瑞琼。
12、巩膜悬吊术治疗上睑下垂[J]。
13、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14、法医学再鉴定否定原鉴定结论49例分析[A]。
15、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16、外伤后癔病性发作20例分析[A]。
17、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
1、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早期康复[A]。
2、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康复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
3、额肌瓣直接悬吊治疗上睑下垂的术中护理配合[A]。
4、首届《中华护理杂志》论文写作知识专题讲座暨研讨会论文汇编[C]。
5、额肌瓣直接悬吊治疗上睑下垂的术中护理配合[A]。
6、首届《中华护理杂志》论文写作知识专题讲座暨研讨会论文汇编[C]。
7、埋线重睑成形术的临床体会[A]。
8、第六届东南亚地区医学美容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
9、改修埋线法重睑术失败病例体会[A]。
10、第六届东南亚地区医学美容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
11、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A]。
12、第六届东南亚地区医学美容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
13、额肌筋膜瓣膜悬吊治疗上睑下垂术式的改进[A]。
1、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美容外科学术研讨会暨首届中日美容外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
2、可调式硅胶带额肌悬吊术矫治上睑下垂[A]。
3、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美容外科学术研讨会暨首届中日美容外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
4、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5、非综合征型遗传性听力损失家系致病基因定位克隆研究[D]。
6、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7、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不同亚型表达与激素疗效的关系[D]。
8、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9、三种手术矫治中重度上睑下垂的疗效比较[D]。
10、提上睑肌缩短术过矫对上睑下垂治疗效果的影响[D]。
11、Anderson法肌切除术治疗特发性睑痉挛[D]。
12、先天性双下转肌麻痹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D]。
1、重度上睑下垂由于视线受阻,视网膜功能得不到锻炼,可引起废用性弱视,故应尽早手术矫治。
2、利用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已在临床上应用多年,多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但有时也存在术后重睑外形[1]不自然、睑外翻、矫正不满意等并发症。
3、近年来我们采用宽大额肌瓣悬吊治疗重度上睑下垂,效果满意。
4、1一般资料:本组共34例(52眼),男12例,女22例,年龄6~43岁。
5、其中双眼22例,单眼8例。
6、患者均表现为出生后上睑下垂,在压迫眉部限制额肌运动的情况下,睁眼时上睑睑缘遮盖瞳孔1mm以上,上睑提肌动度少于4mm,额肌功能完好,眼球运动正常。
7、排除下颌瞬目综合症、重症肌无力及交感神经性上睑下垂。
8、Ⅱ级(好转),上睑下垂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好转,但与对侧比仍显不足。
1、Ⅲ级(无效),上睑下垂没有得到矫正,基本与术前相同。
2、3.1术前设计:上睑部按重睑切口设计,并用美蓝标记。
3、可参照健眼重睑位置高低设计手术切口。
4、双侧上睑下垂者,双眼对称设计,低于正常重睑线约1~2mm。
5、以睑板内外两端点向上各画一条垂直线,在眉上约15mm处画一水平线,上述四条线围成的范围即为手术剥离的大致区域。
6、3.2手术步骤:在切口局部及眶上分离区做皮下浸润麻醉。
7、按设计的重睑线切开皮肤,去除切口下缘及睑板前部分眼轮匝肌,暴露睑板及其上缘。
8、在眼轮匝肌深面眶隔前向上潜行分离至眉下缘,在额肌与眼轮匝肌交界横行切开额肌纤维,用血管钳钳夹两侧,眼科剪在皮肤与额肌之间完全锐性分离至眉上10mm,然后在额肌与骨膜浅面钝性分离同样的范围。
1、在额肌瓣内侧端眶上神经血管束周围稍作分离,使额肌瓣有较大的上下移动度,用组织钳将额肌瓣向切口处牵拉,通过眼轮匝肌深面向下牵拉下移到睑板上缘,如不能下移至眼睑水平,可适当剪开额肌瓣内侧。
2、内、外3点褥式缝合固定在提上睑肌与眶隔结合部,调整睑缘高度至角膜上缘(若为单侧下垂,上睑缘需比健侧高出1~2mm)。
3、多余额肌平铺至睑板前,间断缝合数针,观察睑缘形态及位置,使睑缘与眼球接触弧度流畅,无分离、成角畸形,睫毛略向上翘为佳。
4、缝合重睑切口,FROST线下睑悬吊以闭合眼裂,额部加压包扎,术后给予抗生素止血剂3天,术后3天换药,拆除下睑缝线,暴露术眼,嘱患者做睁闭眼动作,术后7天拆线。
5、本组病例术后随访3个月~2年,上睑矫正位置理想,睑缘弧度自然(图1)。
1、手术早期术眼都伴有程度不同的水肿,1周后减轻或消失。
2、所有病例均有程度不同的睑裂闭合不全现象,一般经1~2个月后均可恢复,无上睑退缩和暴露性角膜炎等并发症发生。
3、先天性上睑下垂绝大多数是由于提上睑肌发育不全,或支配它的运动神经即动眼神经发育异常、功能不全所致。
4、少数病例是由于上睑提肌外角和内角及上横韧带太紧,或是[5]有过多的纤维粘附于眶隔后壁,从而限制了上睑提肌的运动。
5、传统的手术方法以提上睑肌缩短术和额肌瓣悬吊术更常用,但提上睑肌缩短术只适用于轻度或轻中度上睑下垂的患[6]者,对于中重度上睑下垂的患者广泛采用额肌瓣悬吊术式进行矫正。
6、额肌在冠状缝和眶上缘之间,起始于帽状腱膜,向下附着于眉的皮肤,部分混入眼轮匝肌和皱眉肌的纤维中。
1、额肌瓣是属面神经支配、富有血管和活性的组织瓣,比其它组织(阔筋膜、异体巩膜)更富有弹性,取材方便,也不会被吸收,更不会产生松弛。
2、同时额肌为横纹肌组织,其活动主要为上下垂直滑行运动,活动范围10~15mm,利用其较强的肌张力和主动收缩力,提起上睑效果明显,是一种符合生理功能的动力性矫正。
3、利用额肌瓣悬吊矫正上睑下垂手术效果如何关键在于额肌瓣的制作。
4、传统的手术方法为矩形额肌瓣,要将额肌纵形剪开形成组织瓣,这样破坏了额肌的完整性,增加了额肌瓣的损伤,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额肌瓣的神经支配和血液供应,致额肌主动收缩力不足,易发生矫正不足或固定不牢靠。
5、同时由于睑板向上受力不均匀,易造成术后“三角眼”、倒睫或复发等并发症。
1、而且对额肌损伤小,可增强其提上睑的能力。
2、同时形成的额肌瓣成扇形,与提上睑肌的纤维的走行更相似,可以加大其宽度,使额肌力量更均匀地分布到睑板,术后睑缘弧度更佳,患者更满意。
3、本方法不同于其他扇形额肌瓣的是在额部额肌浅面和皮下间及骨膜面上疏松组织和额肌深面间充分分离,这样不影响额肌瓣向睑板拉伸。
4、关于额肌瓣下移的层次,归纳起来有3种途径:即皮下组织间、眼轮匝肌下及眶隔内。
5、前者额肌瓣在皮下走行,分离时容易,更大的缺点是额肌瓣与眼睑皮肤发生广泛粘连,术后影响上睑运动及重睑皱褶的形成。
6、后者多数是以剪刀盲目性作隧道分离所致,也会造成术后广泛瘢痕粘连,造成眶脂吸收。
7、我们认为以眼轮匝肌下分离为更好,手术全过程都在直视下进行,额肌瓣经眶隔前眼轮匝肌下隧道穿至睑板,其作用力方向接近提上睑肌原理及其功能,避免了以往皮下隧道或肌下隧道造成的[8]广泛粘连和上睑臃肿。
1、关于额肌瓣的手术切口我们选择重睑切口,手术全过程都在直视下进行,切口瘢痕隐藏符合美容手术要求。
2、在设计重睑切口时其高度及造型要因人而异。
3、原则上要比正常重睑低1~2mm,这是因为额肌悬吊提睑为上下运动,术后的重睑皱褶随着上睑消肿切口瘢痕软化而会牵拉变宽。
4、重睑切口的造型要根据性别、职业、外眼条件、脸形及身材等因素综合考虑。
5、为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在手术当中我们还体会到:①采用三点褥式缝合,可以使筋膜瓣力量均匀分布到整个睑板,比较容易获得满意的眼睑弧度。
6、同时将多余额肌平铺至睑板前并间断缝合,加大额肌与眼睑接触面积,以利二者牢固愈合,术后不易松脱、复发。
7、②清除睑板上过多的组织,切除松弛多余的上睑皮肤,以防术后上睑臃肿。
相关阅读上一篇:老人上睑下垂矫正
下一篇: 上睑下垂要怎么矫正多少钱